临床药师参与颅脑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体会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实践的效果. 方法:通过参与一例颅脑术后感染患者的诊治,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工作模式. 结果: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抗感染治疗,提出合理建议,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结论:颅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以葡萄球菌属最为常见,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颅内感染在积极的初始治疗的同时应尽快明确感染病原菌以便合理调整给药方案,该患者多次脑脊液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且治疗3天后疗效不明显。此时,临床药师认为现有抗感染治疗方案已基本覆盖常见病原菌,而决定疗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感染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分子量较大,在没有颅内感染时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感染存在时透过量增加,但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建议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及脑脊液浓度。笔者所在的临床药学室已建立快速测定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监测结果显示患者脑脊液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临床推荐的颅内有效浓度(5μg/ml)。根据这一结果,临床药师建议在每日静滴的同时,加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20mg/d,给药2次后,脑脊液浓度为37.86μg/ml,达到了理想的药物浓度,且患者的症状逐步改善。由此可见,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临床药师应借助高效精确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作为调整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患者抗感染治疗一周后,血象及脑脊液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头痛症状消失,但仍有持续发热,疑为药物热。临床药师认为可能是万古霉素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引起的药物热多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相关。
颅脑手术 术后感染 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周艳钢 刘文辉 肖轶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410011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499-501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