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科学确定”三条红线”指标,合理开发、配置和保护水资源,是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下,详细提出了基于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现状、未来发展要求及区域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控制指标约束下的“三条红线”管理指标构建方法,并在充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雨水等不同水源的供水潜力和未来需水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的确定方法,以保障供水安全为目标,构建了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莱州市为例,按照本文提出的指标构建方法确定了莱州市不同规划水平年“三条红线”管理指标,并经过优选编制了莱州市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保证了各项取水满足红线指标要求。“三条红线”约束下的水资源配置,不仅满足了当前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也为将来滨海地区保护地下水,防治海水入侵提供了更多方位的支持,推动了滨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水资源 资源配置 用水总量 用水效率 纳污能力 控制指标
窦明 王偲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郑州450001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03-109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