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思林水电站地下厂房岩溶系统处理综述

思林水电站地下厂房共计60余条洞室,主要洞室布置在其间270m范围的T1y2段玉龙山灰岩内.该区间洞室纵横交错,上下重叠,所处区域岩溶发育、水文地质复杂,是岩溶地区最具典型的地下洞室群系统.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要想准确地确定每一岩溶管道的位置、规模、方向和岩溶涌水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进而如何确切处理岩溶系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大难题。思林水电站工程根据“勘察揭露同分析,堵排结合齐处理”的岩溶处理原则,对主厂房K29,S64,Sj2等岩溶系统进行了有效处理。对已揭露出的岩溶管道采取清理、换层、回填、封堵、灌浆等处理方式;对于未揭露的主要采取堵截、引排、追踪等方式进行处理。在主厂房上游侧及靠近山体侧设置一道一端与大坝右岸防渗帷幕相接、一端与九级滩隔水层相接的防渗帷幕。帷幕由两层廊道(高程分别为410.00m, 368.00m)实施,帷幕底线为高程300.00m,两层帷幕采用搭接方式形成封闭的幕体,以阻断山体侧来水。在主厂房下游侧及靠近河床侧设置一道防渗帷幕,该帷幕由底层灌浆廊道(高程368.00m)施工而成,帷幕底线为高程300.00m,在高程368.00-300.00m范围与主厂房上游及靠近山体侧较低高程帷幕封闭,阻断河床反渗水。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岩溶揭露情况对厂区帷幕范围进行了补充。增加1号施工支洞过Sj2,S64-1,S64-2岩溶管道洞段帷幕灌浆施工,帷幕底线为高程300.00m,完整封闭幕体。主厂房遵循“外水外排、内水内排”、“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排水处理原则,为有效降低厂房周边的地下水位,减小生产运行期的维护量。

水电站 地下厂房 岩溶处理 施工技术 防渗性能

张维佳 周维林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水电工程大型地下洞室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北京

中文

117-125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