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实偏误及政策反思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政府的投资和房价的飘升,民众消费不足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难题,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民众消费能力弱的根源在于收人分配存在偏误,因此,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实偏误,表现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利于启动民需;分配格局严重失衡,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公平原则缺失,难以激发创新活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初次分配切实体现公平。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不仅成为居民收人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初次分配是收人分配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它更能体现人们机会和权利的平等。其次,再分配进一步强化公平我国居民收人差距过大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再分配调节能力弱密切相关。当前,急需进一步加大收入再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最后,合理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政府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加对落后地区、偏远山区居民的生活补贴,增加政府消费中的实物转移,增加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比重,通过政府支出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激活居民消费。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切割“蛋糕”,而是要将健全、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并规范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格局才能得到逐步完善。

经济建设 收入分配 政府职能 产业结构

张志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319-324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