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内脏敏感性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消化不良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FD的患病率占5.4%~26.7%.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PPI、促动力药、根除Hp及抗抑郁药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仍无充分的证据支持.多项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主要体现在临床症状、胃肠激素、胃肠动力方面的改善及降低复发率,本研究将从内脏敏感性角度揭示FD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和胃冲剂治疗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及脾胃有关,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脾胃失调。有研究表明FD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中以气郁质最明显,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型为多,故本研究选取肝胃不和证的FD患者。通过水负荷联合B超试验观察胃对扩张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及容受性。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的敏感性及容受性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和胃冲剂组TV及SV的改善程度优于吗丁琳组,但SPTV和SPS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是和胃冲剂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优于吗丁琳组。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型 和胃冲剂 临床疗效
姜巍 王垂杰 朱明锦 秦燕鸿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辽宁沈阳 110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57-16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