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用药特点的聚类分析

目的:对近20年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和特点. 方法:收集1995年~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内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相关文献,提取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 结果:共筛选出合格文献192篇,涉及中药200味.出现频率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当归、赤芍、丹参、金银花、牛膝、甘草、桃仁、红花、川芎、黄柏.根据功效分类,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率最高;药性多寒;药味以苦、甘和辛为主;主入足厥阴肝经.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8类,分别为清热利湿类、散结通络类、温经活血类、益气除湿类、清热解毒类、清热利湿类、疏肝理气类、活血通络类. 结论: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热、利湿,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基本病机血瘀符合.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药治疗 用药规律 临床疗效

张玉冬 于海源 张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

河南洛阳

中文

177-18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