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物质组分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定性--半定量分类与微区统计表征法

基于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薄片等对页岩储层孔隙的定性观察,提出了页岩气储层的定性-半定量分类模式和储层微区孔隙类型统计表征法.两种方法的联用可以间接表征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相对含量、储层相对脆性、非均质程度及含气能力,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储层物性;分析了储层物质组分对孔隙发育类型的控制作用,得到以下结论:储层组分间的相互堆叠方式、内部的变化及组分与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作用是影响孔隙发育类型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组分对储层孔隙作用不一,夹层部位储层组分、孔隙类型、可压裂性发生变化;微孔是储层孔隙非均质的主控因素,通过表征微孔的变化趋势,可以间接地反映储层孔隙非均质性程度.

页岩气 孔隙特征 储层非均质性 半定量分类法 微区统计表征法 物质组分

赵迪斐 毛潇潇 于一帆 王雪莲 郭英海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国内会议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西安

中文

1-8

2015-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