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流体力学分析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上呼吸道的流体力学分析,定位诊断上呼吸道引发气流异常的阻塞部位,并评估多平面联合上呼吸道一期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和意义,将气道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气道流体力学分析结合起来.方法:第一步,首先,将36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术前上呼吸道CT扫描结果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仿真腔道重建.然后,将三维腔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获得不同于面网格的体网格.最后,将体网格导入流体分析软件Fluent进行分析.第二步,利用三维重建软件Amira中的立体标尺,根据36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三维重建所得测量几何数据的平均值.在Gambit中以有限积分法(FVM)建立均值立体几何的上呼吸道近似模型.将不同情况的上呼吸道,分别重建出三种不同腔体的流场几何模型.以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别对多平面联合上呼吸道一期成形术手术后、仅上呼吸道上部鼻腔手术以及仅上呼吸道咽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三种流场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流场中正负压交替(震动)区位于软腭后面,而流场高速发生在鼻腔中后1/3.接受上呼吸道多平面联合一期成形术的患者,其手术后流场力学特征获得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仅接受上呼吸道上部鼻腔手术的OSAHS患者,其上呼吸道流体力学特征也获得改善.讨论:鼻腔通气功能状况严重影响整个上呼吸道气流性状,是诱发鼻咽部湍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平面联合上呼吸道一期成形术,便于手术中把握上呼吸道整体通透比例.通过流体力学分析,对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建议实行多平面联合上呼吸道一期成形术治疗,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流体力学 多平面联合 手术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

王凯

上海曲阳医院

国内会议

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暨江西省第十三次年会

江西井冈山

中文

518-524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