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生产到精神经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及现代启示
德国古典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精神生产理论作了并不完备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精神生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精神生产的发展具有世界化趋势,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还展望了精神生产的未来前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精神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精神经济开始登上了人类发展的舞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是否掌握精神经济的主导权,不仅涉及到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该国的国际竞争力.
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经济 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陆昱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100193;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南宁53002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1-50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