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滁河地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31日夜问到8月2日上午发生在滁河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的巢湖、含山特大暴雨主要是在中低层辐合风场和强盛西南低空急流形势下产生的,低空急流强度的脉动与降水强度密切正相关.滁州、全椒及南京浦口区和南京市区特大暴雨则是由于对流层中层有冷空气入侵并向低层渗透,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降水发展前期,中低层为弱的辐合;强降水发生阶段,中低层辐合厚度增加,强度增强,高层辐散较弱,同时低层伴随下沉运动;强降水减弱阶段,低层辐合减弱并转变为辐散,高层转变为辐合,整层为下沉运动.
特大暴雨 降水过程 物理机制 多普勒天气雷达
蒋义芳 尹东萍 王锡中 刘安宁 严文莲 王卫芳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南京 210008 江苏省防雷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安徽蚌埠
中文
136-140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