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河流域典型旱涝年夏季大气低频振荡特征

分析了淮河流域典型旱涝年夏季逐日降水的主要周期,涝年30d以上低频振荡的方差贡献大于旱年.500hPa高度场30~60d低频振荡方差贡献大值区与持续正高度异常对应,涝年欧亚中高纬度的低频振荡方差贡献大于旱年,而副热带、热带地区方差贡献小于旱年.早年夏季,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较涝年弱,北半球低纬度地区850hPa低频西风和印尼附近低频越赤道气明显强于涝年.涝年中国大陆沿海的低频反气旋位置较早年偏南,江南、华南为低频西南气流控制.涝年ITCZ位于菲律宾附近,位置也比旱年偏南.旱、涝年夏季,200hPa伊朗高原均为低频反气旋,南亚高压呈伊朗高压模态.旱年夏季,欧亚中纬度的低频反气旋导致南亚高压活动偏北,而涝年夏季南亚高压活动偏南.

大气环流 低频振荡特征 旱涝年 淮河流域

徐敏 罗连升 丁小俊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科技论坛

安徽蚌埠

中文

173-181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