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初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近期疗效. 方法:对18例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与15例采用颈后路椎板成形术(B组)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中、近期疗效进行比较,按J0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估,White颈椎毛驴芭评估,颈部和上肢疼痛感觉模拟评分(VAS),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综合疗效评级(Odom评级)进行评估. 结果:在A、B两组的比较中,J0A评分,Odom评级无明显差异(P>0.05),A、B组相似,而NDJ指数,ROM以及颈部和上肢的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B组略优于A组. 结论:颈后路椎板形术由于内固定技术的改良,其中、近期疗效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整体疗效无明显差异,选择时应严格把握相关适应症.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椎板成形术 临床疗效

游浩 李明辉 杨青 郑先念 刘洋

武汉市第五医院骨科 430050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重庆

中文

1-9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