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洋生物多环芳烃残留浓度、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研究

本文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洋生物样包括双壳贝类(牡蛎、贻贝和菲律宾蛤仔)和星虫动物(光裸方格星虫和可口革囊星虫)生物体内16种PAHs的残留浓度、组成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洋生物样中的ΣPAHs浓度水平范围在36.4~403.3 ng/g 之间,均值为119.3 ng/g;从PAHs的组成上看,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各样区海洋生物体内PAHs以4环为主,浓度均值为47.7ng/g,占PAHs 总量的42.2%.不同海洋生物样品富集浓度为牡蛎>贻贝和菲律宾蛤仔>星虫动物.来源分析表明,木材和煤的高温燃烧是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海生物样体内PAHs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船舶的尾气排放,而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较小.

环境分析 多环芳烃 海洋生物 残留浓度 组成特征 污染来源

马丽 章耕耘 李吉鹏 陆志强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国内会议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8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