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地倾斜特征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所取得的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尽管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貌北高南低,即上盘高下盘低,但其倾斜运动却无论在震前还是在震后,都整体上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特征。这很好地说明了地表的倾斜运动矢量与地貌的倾角、倾向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地貌形态上反映的是过去白万年以上时问尺度构造运动的结果,而地倾斜观测到的则是现今几十年时间尺度微地貌变化的情况,这两者可以一致,也可能相反。其次,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倾斜场在汉川8.0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各个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了阶段性变化特征。震前最后一阶段和震后第一阶段时间内(此全部过程大约持续6个月),研究区的地倾斜场大小表现出与震前第一、二阶段和震后第二、三阶段不同的特征。这可能是汉川地震发生前后应力转换和地应变能转移过程中地表微地貌的一种响应,也可能与断层弹性回跳运动有关。从运动学活动特征来看,这意味着汉川地震前地表的一种宏观地形变异常。
地震学 地倾斜特征 构造运动 时间尺度
荆燕 李宏 刘凤秋 范良龙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42-542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