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震仪上记录的南大洋涌浪

通过CHTO和海岛台记录的波浪频散特性,可以对南大洋涌浪的产生源区进行估计。本文计算了RER等地震台在各个时间段对应的峰值频率,将该波浪因频散引起的峰值频率变化进行线性拟合,从而确定波浪源与噪声激发源之问的距离。对于海岛台站,认为海岛周围的浅海即为海浪激发地脉动的区域,同时选取安达曼海东北部为CHTO观测地脉动的激发源位置,进而确定波浪源的大致位置。定位结果表明涌浪源区大致在非洲南端的南大洋海域激发。研究表明浅海区域更容易激发海洋地脉动;通过台站地脉动记录,可以研究涌浪在大洋中的传播情况,为全球海洋活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海洋涌浪 地脉动 传播机制 地震仪

夏英杰 倪四道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7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51-751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