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镁-氧同位素示踪板块俯冲过程中碳酸盐与硅酸盐的相互作用

本文对比研究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荣成超高压大理岩,及其所含榴辉岩包体与其可能的原岩(华南新元古代浅变质大理岩)和未与大理岩相互作用的普通榴辉岩的Mg-O同位素组成。碳酸盐化榴辉岩和UHPM大理岩较其原岩的Mg同位素变化是碳酸盐岩与硅酸岩在高温-压条件下相互反应的结果,而非简单混合产物。因此,俯冲过程中钙质碳酸盐被改造为δ26Mg<-2‰的含镁方解石大理岩;白云岩镁同位素组成保持不变,δ26Mg最低为-2.5‰。相应的,碳酸盐化榴辉岩Mg同位素变轻,δ26Mg最低可达-1.9‰,O同位素变重。他们的这些特征和变化为应用Mg-O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奠定了基础。

板块俯冲 碳酸盐 硅酸盐 镁-氧同位素示踪

王水炯 滕方振 李曙光 郑永飞

地质过程与成矿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Isotope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 Isotope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Washingto 地质过程与成矿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230026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957-195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