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壳结构与克拉通破坏探测研究
本世纪初随着全自动三分向地震数字仪器的应用以及仪器数量的大幅增加,完善了对深部地壳及上地慢顶部结构的长距离观测,相继完成了山东诸城-陕西宜川900km、山东文登-山西忻州-华北石家庄-内蒙阿拉善剖面1600km、江苏盐城-山东泰安-华北石家庄-内蒙包头1300km等长剖面探测研究。新测线观测系统设计为全剖面接收,近东西向、北西向横穿华北克拉通,覆盖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后不同构造性质块体及主要断裂边界。新的观测系统设计及高质量的地震记录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克拉通内部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地壳上地慢结构的空间差异、时空范围及相互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阐述了华北克拉通不同构造区域深地震测深震相特征,华北克拉通破坏分块构造地壳结构,地壳结构性质、构造形态与所处的构造环境应力状态有关,是与周边块体相互作用、地壳上地慢运动的结果。人类的生存环境,灾害性地震的发生,矿产资源的形成、运集和保存也与结晶地壳、沉积盖层结构性质、构造形态密切相关。
地震探测 克拉通破坏 地壳结构 构造演化
嘉世旭 王夫运 方盛明 段永红 田晓峰 张建狮 林吉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67-1970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