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东部软流圈上涌与花岗岩成因的初探

根据近年来对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的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岩石圈比西部薄很多,软流圈具有整体抬升的特征,软流圈整体形态呈现非常复杂非层状,它与岩石圈之问没有明显界面,而是表现出两者相互交接、侵吞的过渡性质。软流圈上涌导致大陆中下地壳发生重熔形成花岗岩,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圈上涌体上面均发育了大面积花岗岩。近十多年来研究发现,岩石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将改变岩石圈的热结构,使原先处于不同深度、温度低于固相线的岩石发生额外的加热作用,并达到部分熔融的温度,从而形成演化岩石圈过程中的岩浆-热事件。软流圈上涌的深部过程诱发的壳幔物质在组成和性质上的转变,必然会导致壳幔物质在化学上的不平衡与物理学上的不稳定性,从而引发岩石圈运动软流圈上涌。软流圈上涌于不同深度,不同源岩部分熔融作用产生了中国东部花岗岩岩石类型的多样性、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和成因的复杂性。中国东部花岗岩岩石类型的多样性、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和成因的复杂性是软流圈上涌于不同深度,不同源岩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

花岗岩 成岩机制 软流圈上涌现象 地球化学特征

肖庆辉 邱端照 刘勇 邢作云 伍光英 童劲松 张昱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北京 100037 安徽地质调查院 合肥 230001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019-2021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