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造山系花岗岩时空演化框架及大地构造意义
本文就中亚造山系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概况和演化特征作初步的介绍,试图为该造山系的发展演化特别是主要造山过程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信息。综合来看,东北亚,特别是松辽盆地以西,早中侏罗世花岗岩很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及其远程效应有关,松辽盆地以东可以叠加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早白垩世开始,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伸展垮塌,并叠加古太平洋俯冲体制的弧后仲展,整个东北亚转入伸展体制,形成了巨量的白垩纪花岗岩。这一过程与中国东部乃至亚洲大陆侏罗纪蒙古-鄂霍次克洋、古太平洋和新特提斯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多向汇聚多向汇聚、地壳增厚(燕山运动)到白垩纪伸展减薄,是一致的,即蒙古-鄂霍次克洋、古太平洋和新特提斯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多向汇聚,地壳挤压增厚,发生燕山运动,到白垩纪的伸展。岩浆演变似乎反映了这种地壳挤压增厚到仲展减薄的动力学过程。
花岗岩 时空演化 地质构造 中亚造山系
王涛 洪大卫 童英 张磊 郭磊 李舢 张建军 黄河 史兴俊 杨奇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39-2142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