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代东南亚陆内应变分解边界--碧罗雪山-崇山-澜沧江剪切带

碧罗雪山-崇山-澜沧江剪切带为东南亚陆内一条主要的地质边界。本次研究在南段同构造花岗岩锆石年U-Pb年代学指示26Ma的构造岩浆事件,解释为晚渐新世该剪切带依然持续活动。构造年代学数据表明该带白南向北剪切变形时限近同时。对于这条渐新世强烈变形的巨型弯曲构造带而言,沿走向呈现的运动学差异,即不同段出现不同的运行学;该剪切带展布儿何和运动学数据与古地磁学数据和GPS观测的本区相关块体运动数据综合分析,提出:陆内相关块体之问高角度运动是导致陆内高应变带运动学差异的主要因素,渐新世以来,单泰板块相对于东侧的思茅一印支块体而言呈正向挤压特征。

地质构造 运动学分析 碧罗雪山剪切带 崇山剪切带 澜沧江剪切带

张波 张进江 钟大赉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361-2363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