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盆地滑脱构造及其页岩气赋存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岩石圈介质的流变研究已成为大陆岩石圈研究的重要前沿和热点之一,广泛地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瞩目和重视。在地壳浅层次沉积岩层中,由于页岩或煤层的低杨氏模量和高泊松比的岩石力学性质以及含气性等特点,其变形行为与其它无机岩类差异较大。页岩层不仅是重要的构造层(滑脱层和流变层),而且也是重要的储气层,其蕴藏着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美国页岩气盆地主要位于阿巴拉契亚早古生代逆冲褶皱带、马拉松-沃希托晚古生代逆冲褶皱带和科迪勒拉中生代逆冲褶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及其相邻板块之上的克拉通盆地。其古生代页岩气储层以遭受逆冲推覆、抬升沉降等构造作用为主,天然裂隙比较发育,总体构造变形相对简单。总体来说,中国与美国在沉积盆地演化、页岩构造和页岩气赋存方面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大多数盆地经历了不同期次、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构造总体复杂;而美国经历了单一方向的多期构造活动,构造总体简单。②中国页岩气储层海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页岩均有发育,呈现多层结构,且岩层相对较薄;而美国页岩气开发以海相储层为主。③中国盆地中,多层层滑构造发育,流变强度差异较大,造成孔隙结构类型更为复杂;美国层问滑动和流变构造相对较弱,对孔隙类型影响较小。

页岩气 赋存机理 滑脱构造 盆地地质

琚宜文 卫明明 李清光 Neupane Bhupati 谭锋奇 孙盈 吴建光 王国昌 李小诗 鲍园 颜志丰 于立业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435-2438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