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分析,评价背俞指针疗法对胃电节律的影响;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主频率、电幅较治疗前增高显著(P<0.01),节律紊乱系数均较前下降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的穴位皮温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第14天任脉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 结论:背俞指针疗法可增强胃主频率、电幅,减少胃电的紊乱系数;提高督脉的皮温,对任脉的穴位皮温有先升后降之趋势;这一作用考虑与背俞指针治疗改善任督二脉交会,改善脾胃、肝胆枢机,补元气、泻阴火促进胃动力进而改善胃电生理活动相关.
胃食管反流病 背俞指针疗法 任督二脉 穴位皮温 胃电节律 相关性分析
谢胜 徐宏 刘园园 韦金秀 张越 周晓玲 税典奎 侯秋科 梁谊深 颜春艳 赵正孝 蒋应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柳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广西,柳州54500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会议暨贵州省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贵阳
中文
148-152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