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50年潦河流域的输沙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根据1957-2013年潦河万家埠水文站的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率数据,对潦河流域输沙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籍此研究了这些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结果发现:1、近50年来潦河的流量呈波动状态,无明显的年际变化规律或周期性;年内分布规律性明显,潦河在丰水期3-6月的流量平均占全年流量的比率为46.94%.2、含沙量与流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表明含沙量实际上受控于降水量.含沙量表征单位降水对地表的剥蚀能力,反应了地表保持水土能力的强弱.通过对每10年的流量和含沙量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对比表明:潦河流域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期雨水对地表剥蚀能力呈上升趋势,1980年代直至2007年,雨水对地表的剥蚀能力越来越弱.3、近50年来:潦河(万家埠水文站以上)每年平均流失泥沙:36.87±23.80万吨.输沙量在主汛期(3-6月)的集中趋势明显,其占全年输沙量的比率为:60.34%.4、近50年来潦河流域的输沙模数为:104.1 t/km2·a,输沙强度为微度.从输沙模数反应的情况看,平均输沙模数;潦河流域为76.88t/km2·a.

潦河流域 输沙量 分布特征 回归分析

邓月萍

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局水资源科 330038

国内会议

华北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107-113

201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