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切变线暴雨统计分析

利用ERA-Interim风场资料和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零风速线三个客观判据,筛选出1981-2013年6-7月份江淮地区由切变线引发、影响的暴雨,将切变线暴雨按照风场差异分为四个子类:暖切变线暴雨、冷切变线暴雨、准静止切变线暴雨和低涡切变线暴雨.统计分析表明:近33年来,江淮地区暴雨6-7月份里平均有30.2天发生暴雨,有22.0天产生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到暴雨总日数的72.8%.近33年6-7月份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切变线暴雨日里,暖切变线暴雨日、冷切变线暴雨日、准静止切变线暴雨日和低涡切变线暴雨日发生的频数比例分别为38%、22%、19%、21%.四类切变线暴雨集中发生的时段不同.低涡切变线暴雨的雨强最大,其次是冷切变线暴雨和准静止切变线暴雨,暖切变线暴雨的雨强最小.江淮地区切变线暴雨降水里,暖切变线暴雨降水是最主要的来源.

切变线暴雨 风场差异 降水数据 江淮地区

马嘉理 姚秀萍 赵大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81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