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对慢传输便秘结肠传输功能及血浆SP、VIP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 方法:STC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和对照组(64),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以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结肠传输功能、SP、VIP的影响. 结果:穴位埋线疗法治疗STC的疗效与乳果糖口服液一致,且在结肠传输功能的改善方面较乳果糖口服液有明显优势(t=33.91,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血浆SP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23.14,P<0.05),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3.06,p<0.05),经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后,SP、V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7.79、15.68,P<0.05). 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能较好的改善STC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结肠传输功能,并可能通过调节血SP、VIP水平达到治疗效果.
慢传输型便秘 穴位埋线疗法 结肠传输功能 血浆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赵刚 张立泽 乔永法 乔翠霞 刘鹏林 迟玉花 邸爱婷 王丹丹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 青岛 266003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
南宁
中文
71-75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