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英国及英国人之关系初探
孙中山与英国及英国人之关系是研究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经好友康德黎多方营救与英国政府出面干预,转危为安,并从此闻名世界.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于1908年12月抵达英属新加坡,进行革命宣传等活动,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压制.1909年孙中山在伦敦俱乐部与英国资本家进行借款谈判,筹集资金以援助国内武装起义,引起欧美新闻媒体的关注.历史表明,能否认清敌友是决定中国历次革命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相关的海外关系十分复杂。通过一些个案的考察知道其中有些是游移不定的,有些是不清晰的,不是非友即敌、非敌即友。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民主共和制的美、法两国始终没有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也没有绝对向革命党关上大门。历史现象的复杂性,给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判断上造成了客观的困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还不能很好地把英国人民与英国政府区分开来,把英国政府中一般的工作人员与决定政策的人们区分开来。站在历史的高度,应该予以同情的理解,不宜一味苛求。
孙中山 海外关系 英国政府 英国人民 辛亥革命时期
邵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6-171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