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辛亥革命与票号衰败

票号是以埠际汇兑为主营业务的旧式金融机构,它是山西商人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的一道独特风景.票号在20世纪初十年,辛亥革命前达到了鼎盛局面.然而辛亥革命之后,票号却很快地衰败,并作为一个行业消亡了,其原因值得深究.本文认为,票号以传统道德伦理作为其辅助制度,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价值体系,使这一辅助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票号的失败.指出作为企业发展不竭动力的创新活动,受制于特定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也印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百年发展史表明,票号的落败并不是因为同行的竞争,因为票号自始至终都面临来自同行钱庄、账局、银号等对手的竞争;新式银行、邮局虽蚕食其业务,分割其市场,但远未取而代之;票号也并非败于战乱,实际上,票号诞生后,数次经历战乱,均能自我调整,以适者的方式继续生存。更关键地,票号是亡于其组织制度与辅助制度的协调能力。组织制度与辅助制度的变迁合拍,则票号发展;组织制度与辅助制度的变迁脱节,则票号衰落。这既是百年票号的经验也是百年票号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对于百年之后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辛亥革命 票号衰败现象 消亡机理 政治制度

姜占英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大学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53-56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