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医学媒介生物病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医学媒介生物病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为卫生检疫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大连等25个国内口岸采样点以及韩国等18个国家的58艘(次)入境船舶开展了医学媒介生物系统采集.研究病原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菌学技术、寄生虫学技术等相关技术方法在医学媒介生物病原检测领域的运用.利用病原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莫氏立克次体和巴尔通体进行检测,对蜱类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进行检测,对蚊类携带的日本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利用细菌培养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致病菌(条件致病菌)进行检测.利用寄生虫学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寄生虫虫卵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采集的7793份医学媒介生物样本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共检测到汉坦病毒、莫氏立克次体、巴尔通体等49种病原体,12种检测结果为国内外或辽宁口岸首次检出.鼠类样本中汉坦病毒检出率为11.24%(48/427),莫氏立克次体检出率为0.68%(1/146),巴尔通体检出率为1.44%(2/139).蜱类样本中伯氏疏螺旋体检出率为17.56%(170/968)、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出率为39.05%(66/169).蚊类样本中日本脑炎病毒最小感染率为0.07%(1/1410).蝇类样本中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最小感染率为2.07%(37/1 786).蜚蠊样本中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最小感染率为2.02%(38/1 880).蝇类和蜚蠊样品中寄生虫虫卵检出率为0.35%(3/868).结论:汉坦病毒、伯氏疏螺旋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等病原体在口岸地区阳性率较高,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携带莫氏立克次体、寄生虫虫卵及大量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存在病原体随医学媒介生物在口岸输入、输出风险.

医学媒介生物 病原鉴定 检测技术

宋锋林 吴刚 薛芳 高玉峰 姜陆 程晓兰 刘洪文 崔毅 姜义霖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大连 116001

国内会议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140周年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16-2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