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減低傷害心理治療在華人戒毒康復輔導工作的應用

在1970年代,欧洲国家首先提出「减低伤害」概念,并将之应用于公共政策以应对毒品问题.到1980年代,吸毒人群感染爱滋病病毒问题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减低伤害」策略遂被广泛采用.然而华人社会时至今日,仍对「减低伤害」普遍存有抗拒,并且视「减低伤害」为一种政策或服务计划,在个案辅导工作中应用「减低伤害」的发展滞后.本论文旨在回顾美国近年发展成熟的「减低伤害心理治疗」(Harm Reduction Psychotherapy),并引用香港戒毒会辅导美沙酮治疗计划个案的工作经验,尝试印证「减低伤害心理治疗」提出的核心理论和介入手法于辅导华人吸毒个案的适用性.最后,本论文作者结合文献回顾和香港戒毒会的实际工作经验,建构一个「渐进式的戒毒康复辅导模式」,俾能更切合华人戒毒康复工作的特色.

戒毒服务 心理治疗 美沙酮 康复辅导模式

李景輝 李昌誠 林詩 吳彬彬

香港戒毒會 香港戒毒會美沙酮輔導服務社會

国内会议

2013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澳门

中文

40-47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