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脾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指多为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者,本文根据祖国医学”治未病”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理论,从补益脾肾法入手治疗其中40例,并分析补益脾肾法所用药物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气虚质痊愈5例,平和质痊愈3例,而湿热质、气郁质和阳虚质均为0例,针对于此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补益脾肾法对体质为气虚质和平和质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较好。补益脾肾法切中了脾肾不足的病机,且符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基础,“法”与“质”合拍,故疗效较好。而湿热质和气郁质,虽然都有脾肾不足之本,但两者分别具有湿热、气滞之标,为本虚标实,标实不去,故治本而无益,故应先去其湿热,疏肝解郁行气,再行补益脾肾,疗效可能更佳。而阳虚质在脾肾不足同时兼有阳虚,应以温阳为主兼以补益,故单用补益之法疗效欠佳。临症之时当分清标本虚实,矛盾主次,分而治之才能取得更好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补益脾肾法 药理活性 临床疗效
江一平 熊明芳 姜睿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 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341-345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