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癌性疼痛

传统医学认为:癌性疼痛多由于正气虚衰、不能荣养脏腑经脉,或病理产物积聚,以致“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故益气扶正、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活血化疲、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为癌性疼痛的常用中医治法。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祛除病理产物,有助于提升痛闽,降低机体对不良刺激的反应程度。此外,肿瘤组织由于生长过快,其中心部分常出现缺氧缺血,甚至内部坏死而引发疼痛,瘤栓引起的组织缺氧也会有疼痛。中药防治癌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可能就与改善组织缺氧有关,如:寮香、冰片、乳香、没药等能提高耐痛I””l和痛阂,调控内源性致痛物质的水平;血竭、蒲黄可抗血小板聚集,苏木、木通能抗血栓形成,没药、川芍降低血液乳稠度,它们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氧灌注,从而防治瘤栓的形成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解除抗癌药物和止痛药物进入癌组织的屏障,与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基础相符。

癌性疼痛 病理机制 中医外治法 临床疗效

黄映君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刁本恕名医工作室,四川成都61004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

南宁

中文

224-226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