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和GIS的合肥市热环境研究
本文利用2007年10月5日覆盖合肥市的TM影像,定量反演了LST和NDVI,并结合GIS技术和城市形态分维理论,分析了合肥市热环境布局以及不同热环境等级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地表温度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热岛效应存在,热岛效应的中心并未出现在城市中心区域.LST与NDV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4),NDVI值每升高0.1,LST约降低0.93℃.城建面积加权环境效应贡献指数(WHI)为1.14,对热环境的作用(正向)程度最高;耕地的WHI为-0.51,对热环境的作用(负向)程度最高,且耕地在合肥市各热环境等级中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城市热环境 热岛效应 遥感影像 地理信息技术 定量反演
石涛 杨元建 张爱民 蒋跃林 荀尚培 张宏群
芜湖市气象局,芜湖241000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合肥 230031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9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