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次海洋性对流云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
利用2012年10月19日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在南海地区获取的一次对流云降水资料,对降水的微物理参量、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直径小于1mm的小粒子所占比例非常大,直径较大粒子也频繁出现,最大直径接近10mm,大粒子对降水强度、含水量、雷达反射率因子贡献很大;对平均谱进行了Gamma分布最小二乘和阶矩法拟合以及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三种方法均能较好表示谱的分布,但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有着明显优势尤其在小滴端,且拟合相对误差在三者中最低,Gamma拟合的参数μ、λ关系均能用二次函数很好地表示出来;速度谱分布比较接近Atlas-Ulbrich的实验结果,且直径小于0.687mm时,粒子降落速度明显大于实验值,雨滴直径越小,偏大越明显,同时用Atlas-Ulbrich与Gunn-Kinzer的实验曲线形式对速度谱进行拟合,两者的拟合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9.17%和5.87%.
对流云降水 雨滴谱 微物理特征 演变规律
胡子浩 濮江平 濮云涛 张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解放军63788部队,陕西,渭南,714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