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机场两次冻雾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长沙黄花机场新一代MIDAS-Ⅳ型自动观测系统(AWOS)资料结合其它相关资料,对2012年1月25日和31日发生在长沙黄花机场两次冻雾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冻雾都是由冷高压前部或冷高压环流引起的辐射雾,而且均为气温在0℃以下的冻雾;辐射冻雾发生时间也同为后半夜到凌晨,消散时间在上午11:00~11:30;冻雾形成或消散过程中跑道视程(RVR)值和气象光学距离(MOR)值的下降是“突变”过程而上升是“渐变”过程;从RVR值和MOR值与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的变化关系来做冻雾形成和消散的临近预报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但温度对冻雾的消散预报有一定指示作用,当温度变化曲线斜率明显增大时,冻雾将趋于消散,同时当冻雾持续时的最低温度上升3℃左右时,能见度明显好转,最低温度上升5℃左右时,冻雾将消散.1月25日冻雾持续时的最低温度为-4.6℃左右,当气温上升到-2℃时,能见度明显好转,而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时,冻雾消散;1月31日的冻雾持续时的最低温度为-1.5℃左右,当气温上升到1.5℃时,能见度才明显好转,而当温度上升到3℃以上时,冻雾消散,并非所有冻雾在温度上升到0℃以上时即消散.
航空气象 冻雾天气 过程诊断 自动观测系统
贺新强
中国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湖南分局,长沙市,湖南省,410137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0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