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临床的关系研究
目的:为探讨HBV低水平复制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作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80例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80例、中度70例、重度30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选择血清中HBV DNA含量≤103copy/ml的33例作为HBV低水平复制组,其他各组作为对照组;按照HBV DNA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并对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HBV低水平复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血清HBV DNA含量≤103copy/ml组的总胆红素(TBil)为(43.00±57.79)mol/L,与其它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23±344)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38±221) U/L,均低于HBV DNA含量为108组(P<0.05),然而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同时HBV DNA含量≤103copy/ml组中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BV DNA的含量高低与慢性乙肝病情轻重并不呈正比关系,与血清TBil、ALT、AST水平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HBV复制程度与慢乙肝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肝脏的损伤并不是HBV复制的直接结果,而是不同个体复杂的机体免疫反应决定了肝脏损伤的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轻重与血清中HBV DNA含量无明显相关性,HBV的低水平复制也不能代表患者的病情较轻。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检测 病理机制 临床症状
许青田 朱顺强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45001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6-337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