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电子智能夹板固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经正骨手法复位电子智能夹板和传统夹板固定后,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电子智能夹板组、传统夹板组各30例.经正骨手法复位电子智能夹板固定和传统夹板固定治疗后观察和随访6月.疗效对比评价采用Gartland and Werlley的腕关节评分标准,影像学评价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3方面进行评价.以及术后2周内肿胀、疼痛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ley的腕关节评分标准、肿胀评分(复位后1天、3天、7天、14天)、疼痛评分(复位后3天、7天、14天),电子智能夹板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夹板组(P<0.05).两组治疗6周后影像学经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智能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夹板疗效明显,可有效减轻肿胀、疼痛及预防肢体末端缺血、最大限度恢复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治疗 正骨手法 夹板固定疗法 临床疗效

赵道洲 邓强 王胡伟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279-282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