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由英国医生J.帕金森于1817年首先描述,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世界第二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迟缓,病理学上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以及路易小体形成。<br>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尚无完全治愈的办法,西医采用左旋多巴治疗尽管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肾,为肝风内动,痰浊、瘀血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以致肢体拘急颤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多采用滋补肝肾法、熄风止颤法、益气养血熄风法、活血化瘀法等。采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治疗作用明确,毒副作用小,注重整体调节等优势,已经被临床治疗广泛认可和接受。目前的研究表明,银杏叶、丹参、党参等中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提高脑内多巴胺含量,增加脑血管血流量供应,抑制氧化应激,减少脑血管神经毒性等。随着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治疗手段的中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中药治疗 临床应用 合理用药
闫加庆 陈乃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承德
中文
35-35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