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浓度的ATCC27853菌液在全身炎症反应模型建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绿脓杆菌标准菌株(ATCC27853)在烧伤创面模型的建立下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的比较,以为临床分析病例做参考意义.方法:根据绿脓杆菌ATCC27853的生长曲线进行摇菌制备,至细菌均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将菌液分别稀释2倍及原液备用;制作小鼠背部10%的烧伤创面模型,选择在小鼠创面中心痂下注射不同浓度ATCC27853菌液50ul,观察不同菌液浓度下小鼠死亡率、促炎及抑炎因子变化以及脏器肺与肾功能及病理变化,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死亡率比较:原液组,2倍组,单纯烫伤组死亡率分别为0.9±0.08,0.7±0.12,0.2±0.07,各组浓度菌液下小鼠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IL-6及IL-10炎症因子的变化:IL-6、IL-10表达在原液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8h时,IL-6,IL-10的表达最高,可分别达20ng/ml,6ng/ml;3肺与肾组织脏器病理变化:在2倍组及原液组均可见肺泡内大量的红细胞,肺间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厚;肾脏内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增生明显,肾小管狭窄,肾小球周可见大量红细胞浸润,充血明显.结论:ATCC27853不同菌液浓度下,小鼠全身炎症反应明显,其中在菌液浓度稀释2倍时所致小鼠全身炎症反应更确切的模拟了临床中各项指标.

全身炎症反应 IL-6 IL-10 ATCC27853

李娜 刘洋 王耘川 王耀军 胡晓龙 胡大海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全军烧伤中心 西安71003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440-441

201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