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探讨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后凸角度在79°,行L1、L3双节段楔形截骨矫形术,5例外伤性或结核性角状后凸脊柱畸形角度小于50°者采用单节段楔形截骨闭合矫形术,5例大于50°者采用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得到术后平均11个月的随访,于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后凸角平均为62.3°,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5.5度,平均矫正度数为46.8°,矫正率为75.1%;术后平均身高增加4.4cm.术前5例神经损害病例,C级1例恢复至D级,C级1例恢复至E级,D级3例恢复至E级;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圆隆形后凸畸形,可通过多椎体楔形截骨增加截骨度数,大角度角状后凸畸形可通过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增加矫形度数,后路楔形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罗春山 田晓滨 周焯家 李波 彭智 赵伟峰 简月奎
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 贵州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贵州都匀
中文
21-24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