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足踝关节CPM对痉挛性脑瘫踝关节活动度及周围肌群肌肉长度的影响:2例报告
目的:肌张力增高是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常造成踝关节活动度受限,腓肠肌等周围肌肉长度缩短,最终导致脑瘫患儿足跟变形,站立时对位对线障碍,继而影响他们的站立平衡及步态。小儿足踝关节CPM首次提出四维动态矫治畸形足的概念,所以本文意在探究小儿足踝关节CPM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及周围肌群肌肉长度的影响。<br> 方法:2位明确诊断为痉挛性脑瘫的患儿参与了本研究(要求3岁以下,踝关节未出现明显骨性变形),每日粗大运动训练前,给予20分钟小儿足踝关节CPM治疗,包括踝关节背屈、跖屈、内收、外展、内翻、外翻活动度训练,并根据患儿情况予以多维度组合型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背屈结合踝外展等),每次活动度训练均在患儿可承受的末端维持5秒。每个月给予相关评估,调整治疗角度和方案,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分别给2位患儿进行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踝关节周围肌肉长度及肌张力的评估。<br> 结果:应用小儿足踝关节CPM治疗一个疗程后,2位患儿的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出现了5-8°的增加(尤其是踝背屈),可维持并相对延展踝关节周围肌肉长度,但肌张力未能改变。<br> 结论:通过这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早期治疗,发现小儿足踝关节CPM对痉挛性脑瘫(3岁以下,踝关节未出现明显骨性变形)受限的踩关节活动度和跺关节周围肌肉长度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将增加样本量,加入随机双盲对照组研究,验证小儿足踝关节CPM对痉挛性脑瘫踝关节活动度及周围肌群肌肉长度的疗效。
痉挛性脑瘫 儿童患者 矫正训练 临床疗效
张蓓华
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346-346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