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赛什塘铜矿矽卡岩矿物特征
研究区处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衔接转换区、鄂拉山构造带的东南部,苦海-赛什塘蛇绿混杂带的东缘,为近东西向、北西-北北西向与北东向多组构造交汇处。通过对矿床地质、矽卡岩矿物特征的分析,并主要对石榴子石和辉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笔者指出矿体产于石英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并且主要产于矽卡岩的外接触带内,主体发育于赛什塘中部背斜的西翼。矿体品位具有上贫下富的特点。矿体形态主要为层状、似层状,次为透镜状、细脉状。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大体一致,主要受地层和接触面两者产状的控制。金属矿物中,黄铜矿和磁黄铁矿、黄铁矿—起产于外侧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中,闪锌矿和方铅矿则趋向于在更外侧的透辉石矽卡岩内。
铜矿床 成矿作用 矽卡岩 矿物学
何鹏 李永胜 甄世民 贾德龙 公凡影 齐钒宇 巩小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287-288
2012-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