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钻孔烃类气体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根据水合物钻孔不同深度岩心顶空气样品的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结合钻探资料,发现岩心顶空气中烃类含量在149-167m,228-299m,321-337m,360-380m等深度段具峰值特征,它们与水合物及主要异常现象产出层段基本一致,表明岩心顶空气中烃类含量的峰值特征主要是水合物及异常现象的综合反映;顶空气中烃类体积百分比、甲烷碳同位素值,代表水合物及其异常的具峰值特征的岩心顶空气中烃类主要由运移而来,它们与断层或破碎带关系密切,在空间上与断层或破碎带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指示着烃类运移作用的客观存在。这样,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气体来源很可能来自深部油气(或原油),经烃类运移作用,在实际产出层段中与油气显示现象密切伴生,即油气显示现象可作为水合物一种指示。
油气勘探 水合物 地质构造 碳同位素
卢振权 刘晖 祝有海 张永勤 薛小花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33-434
2012-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