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鲁西北春季大暴雨机制研究

  利用常规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低层低涡位置相似时,鲁西北出现创纪录的大暴雨和没有降水的两次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天气形势的主要差异为:大暴雨过程为第一型冷锋影响,暖湿空气沿锋面爬升是形成强降水的主要机制,鲁西北春季暴雨多属此类;弱降水时地面无冷锋影响,低层高温高湿形成对流不稳定,暖切变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形成暴雨的原因。暴雨区分别位于地面冷锋后和暖切变线南侧。空间剖面显示垂直运动相对于对流层中低层天气系统的位置,有助于根据天气系统的配置特征寻找暴雨落区的预报信息。二者水汽通量散度及涡度、散度垂直剖面也有明显差异,可为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

暴雨天气 低涡位置 物理量场 触发机制

孙兴池 高慧君 李静 陈金敏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 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18-325

2009-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