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土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水土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源头.自2003年6月三峡水库第一期蓄水以来,小江(澎溪河)的较大河湾及主河流的部分河段,春夏及夏秋季节屡次发生“水华现象”,严重威胁到三峡库区的水质.此次以小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径流小区试验测算出4类农地(水田、梯坪地、<25°坡耕地、>25°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年土壤侵蚀量及年TN、TP流失量;此外,2008年在渠口、养鹿、高阳、黄石、双江等5个断面3次取样进行了水质调查,2008年6月8日又单独在高阳、黄石、双江取水样调查.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坡耕地是小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49.80%的面积导致了92.80%土壤流失量;②水土流失对小江水体的富营养化贡献很大,因水土流失,进入小江的TN、TP分别为62.81t/a、52.02t/a;③小江水体各时段的TN、TP浓度严重高于水体富营养化临界指标——TN为1.00mg/L,TP为0.20mg/L;④2008年“水华”现象发生在6月份,并非TN浓度最大的7月份,这与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宜的水文、温度和光照条件密切相关;⑤小江水体TN、TP浓度变化受水土流失和当季氮、磷施用量的共同制约:TN浓度峰值与水土流失峰值具有同步性,出现在7月份;TP浓度峰值出现在4月份,施肥量起主导作用;⑥控制农地氮、磷流失,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坡改梯、退耕还林、优化土地利用和合理施肥等.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水体富营养化 TN TP

谌芸 何丙辉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505-510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