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探索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1月的85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临床资料分为康复、关节镜和联合微创三部分;对每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其病变特点,包括病程、伸膝装置累及程度、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归纳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策略。结果:最终康复治疗者40例,关节镜治疗者22例,联合微创治疗者23例,随访24-72个月,平均为34.5个月,失随访10例。因康复治疗效果差转为关节镜手术治疗者2例、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者7例。三种治疗方法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明显增加,其中康复组活动度平均增加54°,关节镜组71°,联合微创组74°。各组治疗前后活动度和HSS评分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病理特征复杂,要根据患者的病程、伸膝装置累及程度、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是适时有效地将手术介入和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结合起来,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创伤修复 膝关节 关节僵直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刘四海 崔志刚 韩新祚 刘克敏 王安庆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281-287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