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再治疗的疗效与耐药分析
目的:目前各国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再治疗的时机、方案没有指导意见。拟通过对CHB经治患者NAS再治疗的疗效及其耐药分析,探讨NAS再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方法:104例研究对象为初次无间断NAS单药治疗至少3个月、停药后再次NAS治疗至少1年的CHB患者,分为3组:停药时已达200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停药标准患者为A组39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但病毒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1.0x 103拷贝/ml)患者为B组33例,高于检测下限者为C组32例。分析基线ALT、HBV DNA、HBeAg对患者再治疗效的影响,进行A组患者初治与再治及3组间疗效的比较;比较3组患者不同再治方案的累计耐药率。用巢式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P基因区耐药变异位点。结果:3组患者,基线ALT<1.3×ULN患者再治ALT复常时间比≥1.3×ULN患者快(2个月对比4个月,Z=2.281,P=0.023);基线HBV DNA<5 log10拷贝/ml患者病毒学应答时间(月)比≥55 log10拷贝/ml患者快(1个月对比2个月,Z=2.054,P=0.040);基线HBeAg阴性者病毒学应答、ALT复常时间均早于HBeAg阳性者(1个月对比2个月,Z= 2.580,P=0.010,3个月对比4.5个月,Z=2.304,P=0.021);(2)A组患者再治疗时病毒学应答时间(月)、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月)均比初次治疗快”(1.61+1.76)个月对比(3.48+4.06)个月,Z=-2.854,P=0.004;(3.38+ 3.34)个月对比(9.92+ 11.22)个月,Z=-1.094,P=0.046”;(3)A组病毒学应答时间”(1.6l+1.76)个月”早于B”(3.13+3.06)个月,Z=-2.025,P=0.008”、C组”(3.41+3.26)个月,Z=-2.474.P=0.013”,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80%,高于B(36.8%B,X2= 4.368,尸=0.037)、C组(37.5%,X 2=5.100,P=0.029);(4)3组患者,13例发生临床耐药,4例检测到基因型耐药;继续原方案治疗C组累计耐药率(44%)明显高于A(9%,X2=5.019,P=0.025)、B组(0,x2=6.588,P=0.021);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NAs联合治疗方案的14例患者未发现耐药。结论:对于NAs初治已经符合抗病毒适应症的经治患者,停药后再治疗时机越早越好;没有交叉耐药位点的NAs联合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经治患者再治疗后的耐药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 经治患者 核苷(酸)类似物 再治疗 临床疗效 耐药分析
谢榕 符武岛 胡家光 祝美琴 江建宁 苏明华 刘志红 钟少华 何丽霞 粱延秀 黄小红 郭稳稳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30002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南宁
中文
109-111
2012-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