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中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NASH动物模型,选用不同浓度重组抵抗素作用于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NASH模型组,各15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分别于第15、18、21周末将对照组和模型组随机各处理5只。HE、vG染色及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隋况;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IR);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抵抗素、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 β 1)及肿瘤坏死因子oα(TNF α)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显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模型组FBG、FINS、HOMA—IR、PCIII、LN、CIV、HA逐渐增加(F值分别为16.99、28.18、28.01、30.19、29.40、20.30、46.09),与相应时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肝组织抵抗素基因表达亦呈上升趋势。细胞中TGF β 1mRNA及TNF αmRNA表达随着抵抗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抵抗素参与IR和肝纤维化的形成,其可能机制为抵抗素促进TNF仅等炎症因子产生,介导Hsc细胞表达TGF β 1,这可能为NASH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纤维化 发病机制 抵抗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管小琴 祁明美 朱良荣 杨云鹏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400016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南宁
中文
174-177
2012-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