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P3R1高表达
目的:肝肾综合征(HRS)是重型肝炎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死率极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HRS发病机制。多种原因可最终引起HRs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其中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收缩是最主要原因之一,但尚无HMCs收缩的相关HMCs胞内信号分子机制的研究。IP3R是胞内钙贮库,存在于内质网中。IP3R与IP3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导致通道开放,内质网中的储备钙被释放到细胞质中,胞质游离Ca2+浓度升高引起细胞收缩。高表达的IP3Rl介导Ca2+的失衡、细胞收缩敏感性增加,与许多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入球小动脉平滑肌中IP3R1表达明显增加可能与肾脏低灌注有关。因此我们认为HMCs内IP3R1表达的多少可能与肾脏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有着密切联系。肝肾综合征时高表达的IP3R1可为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刺激细胞产生的IP3提供了足够可结合的IP3R,引起肾小球人球小动脉平滑肌和系膜细胞内储备Ca2+大量释放,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平滑肌和系膜细胞收缩,减少肾小球滤过压和滤过分数,造成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促进HRS发生与发展。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IP3Rl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记检测IP3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别用D609,U73122,PPl,safingol和Rottierin及HA-DN-PKCα质粒转染干预上述诱导实验。此外,用非放射性测活检测TNF α对PKC α的活化及抑制剂对PKC α的活化的影响。结果:TNFα作用HMCs后,IP3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13609,PKCα抑制剂saffingol,HA-DN-PKC α质粒转染均能明显阻断TNF α诱导IP3R1蛋白的上调,而U73122,PPl和PKC δ抑制剂Rotuerin 无明显阻断作用。此外,非放射性测活表明TNF α活化PKcα,而D609阻断PKc α的活化。结论:TNF α能上调IP3R1蛋白及mRNA的表达。PC-PLC/PKC α信号途径可能在TNF α上调IP3R1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肝肾综合征时高表达的IP3Rl可为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刺激细胞产生的IP3,提供了足够可结合的IP3R,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平滑肌和系膜细胞内储备Ca2+大量释放,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平滑肌和系膜细胞收缩,减少肾小球滤过压和滤过分数,造成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促进HRS发生与发展。
肝肾综合征 发病机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三磷酸肌醇受体 蛋白表达 激酶Cα 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
王育蓉 章欢 孙辉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33200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南宁
中文
286-289
2012-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