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原发性肝癌流行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原发性肝癌(PHC)病因的多因素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确诊为PHC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173例PHC患者中既往有HBV感染史130例(75.1%),城镇人口为53例(30.6%),农村人口为120例(69.4%)。壮族115例(66.5%),汉族48例(27.8%),HBsAg、抗-HBe、抗-HBc3项阳性即临床所说的“小三阳”发病率为70例(40.5%),从HBV感染至被诊断为PHC历经时间<5年17例(13.1%),5~9年20例(15.4%),10~20年65例(50%),20年以上28例(21.5%);发病年龄30~49岁92例,占53.2%;有PHC家族史27例,占15.6%。结论:广西PHC主要特点为HBV感染为主,“小三阳”发病率最高,且并不与HBV感染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与当地民族小吃有一定的联系,农村人口为主,发病年龄趋于年青化以30-49岁发病率最高,与种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认为广西PHC的发病因素中家庭的聚集性并不一定是HBV感染或PHC的主要病因,而血缘中某种共同的嗜肝载体蛋白基因的遗传才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原发性肝癌 病毒感染 基因遗传 流行病学

涂燕云 陈枝俏 许剑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国内会议

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南宁

中文

201-203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