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通腑”对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部相关病理改变及大承气汤的干预作用,为开展支气管哮喘“从肠论治”效应机制研究,探讨“肺合大肠”脏腑相关联络机制奠定基础。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造模第15~21天,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模型给药组、正常给药组以大承气汤灌胃,连续7d。观察各组小鼠整体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收集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OVA致敏哮喘模型小鼠可见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息、打喷嚏、哮鸣音、腹肌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学存在支气管上皮损坏、肺泡周围充血,伴淋巴细胞浸润等明显改变。经大承气汤从肠干预后,上述症状、体征及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采用OVA致敏法制备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存在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性病理改变。通腑法即采用大承气汤通利大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鼠模型肺部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其作用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支气管哮喘 中医治疗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

李宇航 徐云 郑丰杰 许红 高誉珊 王毅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29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九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325-328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